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朱自清写的爱国文章【文案整理19句】
admin 2023-03-03 08:48:32 文案短句 ℃朱自清写的爱国文章
1、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言志表意;其览胜记游;其书怀抒情;其感悟觉世;其指摘时弊。
2、1940年,朱自清在成都目睹饥民哄抢米仓,愤然写下《论吃饭》一文,犀利地指责当权者无视人民温饱,支持人们为维护自己的天赋人权而斗争。(朱自清写的爱国文章)。
3、1912年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学习。
4、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是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他出身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在北大读书时,生活十分贫苦。其间参加过“五四”运动并结识了共产d人邓中夏,但他此时只在“荒郊”中彷徨,未能走上革命道路。
5、在清华任教时,他曾和学生游行,亲历了“三•一八”惨案,写了《执政府前大屠杀记》一文进行控诉。“九•一八”事变,他思想开始转变,曾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战后期,他拒绝到蒋介石政府中做官。(朱自清写的爱国文章)。
6、记得读高中一年级时,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读之脍炙人口,受人称道。当时语文课金安仁老师将其作为重点课文讲解,每次在讲到精彩处,他便如痴如醉地如同进入到荷塘夜色之中而不能自拔。
7、带着“心里颇不宁静”的心境,作者顺着荷塘边上的小路散步而去,以此来释放心情。在作者的眼里,月色下的荷塘比白天美多了,别有一番情致。作者写荷叶如婷婷玉立的舞女的裙子;写荷叶被晚风轻吹的美丽婀娜的身姿;写白色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等等。这是作者因荷而写荷、因荷而寓荷,以此道出了一代知识分子不畏强权、渴望自由的迫切心情。
8、朱自清爱用叠词,造成他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翁翁郁郁”写树色的浓重,这些叠字叠词小仅增强了物态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乐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叠词则多达72处。“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涟漪”、“于是人们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嵘朦胧胧”“富富丽丽”等,这一些叠词的运用,以及朱自清先生散文中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和儿化语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颇有跌岩回环的听觉美感。特别是朱先生有意避免“是”字句,“有”字句和“在”字句,打破了常规句式的沉闷,使文章语言在洗炼中现出多样化。
9、在好友闻一多去世之后,朱自清写了新诗《挽一多先生》:“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余烬里爆出个新中国!”而这位温文尔雅的敦厚长者的激烈左转,也似乎由此而起。翻阅朱自清年谱,不难看出朱自清在国共内战中的一系列表现:1946年8月18日,成都各界人士举行李闻惨案追悼大会,事先即传特务将捣乱会场,许多人都不敢参加,而朱先生却依然出席报告,不但博得多次掌声,而且使听众纷纷落泪;1947年2月23日,参加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宣言;7月20日,《清华周刊》社编《闻一多先生死难周年纪念特刊》发表《〈闻一多全集〉编辑记和拟目》;1948年5月22日,签名抗议美帝扶日并拒领美援面粉的宣言。
10、1922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与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1、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缤密的艺术风格。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
12、 1926年,马星野在厦门大学就读时,林语堂正在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马星野回忆三十岁时的林语堂,说他:“经常穿长袍黑马褂,梳得亮亮的头发,俊秀英慧之态,不但光彩照人,而且慧气逼人。”后来,林语堂曾应马星野的要求,为“中央社”开专栏,连续发稿长达四年之久,在华人社会反响很大。马星野可谓是林语堂晚年的知音,林语堂晚年恢复中文写作并定居中国台湾,离不开学生马星野的敦促与协助。
13、朱自清的作品《比兴》篇对“比”和“兴”的涵义,尤其“兴”的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与探寻,并得出了鲜明的结论,指出“兴”为发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对“兴”的研究规划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4、此时的荷园景色,正是应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
15、 马星野出生时,正值丹桂飘香的季节,父亲马敏中在桂花香中迎来儿子降生,写下了“生子曾闻满室香”的诗句。小学时,他先后就读于平阳模范小学(今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和平阳第一高等小学(今平阳县中心小学)。1923年,马星野考入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初中部,后升入省立十中师范科。
1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d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d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中的这段话成了政治权威追认给朱自清的墓志铭,却也使人常常忘却了,这位爱国教授在1946年内战爆发时也有着对战火和饥饿“只愁日夕困心兵,孤负西山招手唤。更愁冻馁随妻子,瘦骨伶仃弃泣扇”的忧虑与踌躇。政治和历史以民主斗士、爱国教授的形象铭刻了朱自清,却隐去了他随世事飘零、感怀伤世的士大夫面目。
17、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缤密的艺术风格。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山歌妓卖唱引起的怅惘、矛盾、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18、郭沫若曾在一次讲话里以自己为例说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新人”之间的差别,他认为自己的头脑就像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箱包,上面贴满各个码头的标签,以此为喻来视作旧知识分子的弱点。(邵燕祥《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经过延安整风的锻炼并以马列原著武装头脑的新知识分子,自然再无这种顾虑。而朱自清与闻一多的形象也在1949年以后迅速暗淡,为另一批新的典型与模范取代。
- 上一篇:爱国手抄报内容写什么【文案整理38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