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2句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有哪些(精选唐代边塞诗人有哪些)

admin 2023-12-12 08:23:57 文案短句

一、边塞诗人有哪些

1、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3、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唐代大臣、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他的《燕歌行》颂扬了士兵的爱国精神,抨击了将领享乐腐败。

4、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5、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

6、岑参(约715年—约770年),荆州江陵(有争议)人,唐代诗人,被誉为边塞派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7、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8、唐代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9、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之涣

11、此诗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

1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3、边塞诗人岑参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西元754年)八月出塞,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首诗就是岑参送他前任的武判官返京时所写。此诗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成为千古咏雪之名句。

14、www.kaochong.com

15、这首诗在杜甫写的《前出塞》中原列为第六首,是组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四句被古代诗品家张远赞之为“大经济语!”自此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精辟的名言,为后世广泛引用。

16、(解析)B。本题考察文学常识

17、《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王翰《凉州词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8、此诗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西北边塞风光,借辽远的空间集中表现思想感情,寓虚于实。

19、李益(约750年—约830年),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唐代诗人。

20、他们都说错了!第四个!应该是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不错但存诗四首,不够,崔顥呢边塞派气质不足,且只占他作品的七分之一。纵观全唐,论数量、质量能与高、岑、王齐名的只有李颀,全唐诗录其诗四卷,二百余首比王之涣、崔顥加起来作品都多,与前三个是好朋友,其诗工乐府和五言、七言律诗,很长,纵横而深刻。关于他是“四大边塞诗人”证据见《全唐诗》对前三个诗人和李颀本人的介绍,以及《唐才子传》对四个人的介绍。还有就是他是四个诗人中唯一一个反战主义的边塞派诗人。痛写战争之凶狠,为百姓鸣不平。

二、唐代边塞诗人有哪些

1、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2、四六级考虫|考虫考研|考虫公考

3、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4、大历四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其作品有:江南曲、北从军征等。

5、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6、此诗以极其精练的手法,高度浓缩了战争的悲剧性。全诗话句精练、构思巧妙、境界悲壮、意蕴深沉,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士兵及其家属的同情。

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8、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9、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0、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1、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12、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13、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

14、中国最深情的九首宋词,再忙也要背下来!

15、边塞诗代表作品:《从军行》、《关山月》、《塞下曲》。

1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7、岑参,唐代有名的诗人之他与高适并称为“高岑”,这也足以可见他的文学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岑参在文学创作上,擅长作诗(以七言诗为主),重点在于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风情等,主要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等。

18、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19、☞回复:事业单位,领取(事业单位资料)

20、这是一首角度非常独特的边塞诗,也是非常绝望的诗。秦兵是唐军的代称。一场战斗下来,死了一半的士兵。可怜的是早晨来得送信人带来了家人缝制的棉衣,却不知道该送给谁?

三、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有哪些

1、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2、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边塞诗人最有名的代表当属高适和岑参。另外还有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代表作品: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唐朝的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老将行》等)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5、王昌龄、岑参、王翰、王之涣、高适。代表作品: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8、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9、下列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于世的是()

10、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2、 高适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

13、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14、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征夫诉说他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是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观点。

15、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1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7、《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8、李益(约750年—约830年),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唐代诗人。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

19、《从军行七首·其七》: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20、这是一首纯粹写景的边塞诗,对于边塞雪景的描写独具一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千古名句。整首诗让人感受到漠北高寒中的美丽雪景。

四、边塞诗人有哪些千古名句

1、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2、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3、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4、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5、边塞诗人,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7、 岑参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擅长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描写最富情感。他的代表作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传为千古名作。天宝十三载,岑参再度出塞,这首诗是一首他咏雪送人之作。

8、清人方东树推崇这首诗说:起势翩然,关西句转收,浑脱沉转,有远势,有厚气,此短篇之极则。

9、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10、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1、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12、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13、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1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16、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17、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18、岑参是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在8世纪50年代,他曾经两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待了六年。他边塞诗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他是一个好奇的人,正如杜甫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早年他喜欢从出人意表的角度去发现诗。有了边塞生活的体验以后,他的好奇天性也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第岑参诗中的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他赞叹别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己就是这样作为戎装的少年英雄驰骋在西北战场上的。

19、《凉州词其二》: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0、边塞诗派:是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诗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五、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哪些

1、字达夫、仲武,唐代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2、代表作品有《塞下曲》、《别董大二首》、《蓟门行五首》等。

3、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4、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5、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昌龄

7、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8、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9、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10、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1、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冲突,揭示了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

12、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3、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当时天下甫定,一统王朝的元气正徐徐上升。但整个说来,尚觉力不从心,国家时遭侵袭,因而边塞诗中常常充盈着一种强烈的愤激之情,同时伴有沉重的压抑之感。这种郁勃特色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一是对于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前者的代表是骆宾王,后者的代表是陈子昂。他们都不止一次地从军出塞,对边塞生活描绘逼真,感触深沉。

1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5、边塞四大诗人从年龄排序分别是: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岑参。

16、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7、三年二班放学别走|考虫留学

18、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任封常清幕府判官;

19、《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20、边塞诗是以边塞軍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创作的诗词。其特点是:诗的总格调,边塞軍民充满爱国精神和浪漫豪情。诗的风格,奔放雄伟,慷慨激昂。诗的内容,以边塞景色和战争场面为主。诗的题材内容以七言歌行为主,也有七言律诗。据统计,边塞诗唐以前不足200首,《全唐诗》收2000多首。

六、边塞诗人有哪些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这首诗写的是友人要去边疆,王维送别所作。阳关在玉门关南,和玉门关一样是当时通往西域的要塞。后两句是千古名句,从中也可以看出在人们心中,西域是比较荒凉的。

3、唐朝边塞诗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4、《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此诗表现出乌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戍守将士的宽广胸襟,以及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豪迈气概。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这首诗是王维诗作中的名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对账工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能代表王维诗歌的风格;这两句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7、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8、诗人高适在送别好友董大时创作了两首七绝,这里是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用他豁达的心态勉励好友,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9、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10、《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此诗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引弓射箭。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

12、 王之涣,字季凌,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善于描写边塞风光。他的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中最绝的是《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3、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1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5、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16、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17、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18、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

19、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注:以上资料来自互联网。

1、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2、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738年)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首诗就是王维在去边塞的途中写的。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了唐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赞之为“千古壮观”。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任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六岁。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6、高适: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高适诗中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作于北上蓟门、浪游梁宋时期。他在蓟门时期,写了《蓟门五首》,他在梁宋创作了他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燕歌行》,这也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现实主义的杰作。

7、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8、☞回复:面试,领取(面试大礼包)

9、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0、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12、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5、此诗通过人物的肖像和行动描写以及环境的渲染,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

16、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7、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18、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19、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0、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