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晏殊的词的特点是什么【文案整理41句】
admin 2023-06-04 12:03:16 个性说说 ℃晏殊的词的特点是什么
1、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2、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晏殊的词的特点是什么)。
3、宋词写作遵循一定的词格。如果说它的特点,就是相对于其他写作(如诗歌)来说的。总体来说,“诗庄词媚”。宋词较为婉约,但也有豪放一派,故而任何人都不能肯定说宋词写作有什么特点!
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5、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
6、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
7、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8、瞧这口气,早晨还在田间干农活呢,晚上就登上天子大堂了,你别不信 ,在北宋,差不多还真就是这么快!因此,才引来了众多学子趋之若鹜地参加科举考试,在这些学子当中,来参加“童子举”的儿童考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夺人眼球。景德二年(1005年),这一年的“童子举”开始了,十四岁的神童晏殊,开始走入人生的舞台,在这之前,他分别异常顺利地通过了县试、州试,进京参加直接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了。在景德二年农历五月十五这天,“天赋异禀”的晏殊通过了殿试,又接受了宋真宗当场让他做诗、词、赋的面试,在写赋时,晏殊坦诚地对真宗说:“皇上,这个题目我早已写过了,你再换一个吧”。宋真宗顿时折服,当场录用,旋即任命晏殊为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兼任“秘书省正字”,从此开始了晏殊的仕途生涯。他是姿态最低的——宰相在晏殊的仁途生涯中,先后任过三司使、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这期间,晏殊也多次被贬为地方官,充分体味到了官场的艰险和仁途的艰辛。直到庆历三年(1043年),在他五十三岁时,与章得象同为宰相,这是晏殊一生仕途的巅峰。
9、此词写深秋时节在长安路上的所见所思,上阕从秋天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下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作者之落拓无成作结。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此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11、“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濛濛”、“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12、晏殊,字同叔,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13、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14、柳永少年时不得志,填词狎妓自娱,可发年华老去后,则对于冶游之事既已失去了当年的意兴,于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种感情也失去了寄托之所的悲慨。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堪称是作者悲苦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15、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16、晚上听了一夜的雨,起来看到雪天放晴,床头的银屏已透出微寒,一比单寒落寞的心情,油然而生。
17、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18、唐朝是我国诗歌的繁盛时期,诗歌的风格流派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如王维 的田园诗恬静幽美,李白的诗歌奔放飘逸,杜蒲的诗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 通俗平易,李商隐的诗精工秀等.是诗人的性格,气质,阅历,素养等方面的 写照.
19、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
20、在宋真宗去世后,晏殊成为了稳定政局提出了让太后去垂帘听政的重要建议。这一做法极大的稳定了朝廷政权,避免了其他居心叵测的人想滋事的问题。晏殊在担任宰相的时候,曾建议宋仁宗整顿改变当时的财赋制度。他也曾向宋仁宗进谏罢弃监军的建议,他的良言均被宋仁宗允许并采纳,并在当时取得了非常有效且显著的效果。在历史上被众人称赞的庆历新政,就是有晏殊主要领导谋划的。后来在被罢相后,出于对人才的渴望和欣赏他成立了大量的学校,改善了当地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21、宦海风波中,晏殊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在官场平庸无聊的应酬中,敏感的诗人当然会时时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无意义消耗。
22、可是词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其中“人间天上”一语,写尽了寻觅苦:“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之伤。全词至此,戛然而止,而一曲哀音,却缭绕不绝。
23、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24、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25、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26、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
27、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属悲秋之作。上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
28、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恨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29、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30、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31、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32、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33、晏殊整整做了五十年的高官。他喜欢纳什么歌妓、姬妾,是容易做到的。照理,他生平不会在男女爱情上产生多少离愁别恨,但他词中写离愁别恨的却颇多。
34、酿酒老人离开人世间,引起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怀念。诗人痴情地想象这位酿酒老人死后的生活。表明诗人平时与纪叟感情的深厚,现在死生分离,诗人感到十分悲痛。
35、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36、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37、晏殊除了慧眼识人、荐人之外,还将富弼、杨察选为自己的乘龙快婿。此外,他对王安石的举荐和判断更让人叹服。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第四名进士及第,按照惯例,前往拜谢 时任枢密使的晏殊。几天后,晏殊主动宴请王安石,席间真诚地对王安石说:以后你的名 望、职位定会超过我。不过,我有两句话送给你:能容于物,物亦容矣。 当时,王安石很不理解,认为晏殊官居宰执,竟然教他容于流俗,感叹说:“何其卑也” !元丰年间,退居南京的王安石反思得失,想起了晏殊当年的劝诫, 很佩服晏殊的见识,不无遗憾地对弟弟王安礼说:“今日思之,不知晏公何以知之” 。他是仕途畅达的——词人晏殊一生著述极丰,但多散佚。现存诗一百余首,多为应制之作。其词今存一百三十余首,在当时颇负盛名。其词承晚唐、五代遗风,多为宴娱遣兴之作,抒写酒足饭饱之后的“闲愁”和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为其主要内容。其代表作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他没有一般人的愁苦,只有人生短暂,富贵难久的闲愁。《青厢杂记》载晏殊语云:“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这种“气象说”是他对词表现手法的主要见解,也是他作词的主要艺术追求。用委婉的手法和以景物的暗示去表现作品的主题,造语工巧自然,力求形象鲜明,意境清新,情致闲雅,是其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此外,他的儿子晏几道,和晏殊一起,也是一代词宗,在此不作细表。
38、这可能和当时写词的风气有关:酒筵歌席上信手挥写,以付歌妓、艺人歌唱,内容不脱晚唐、五代以来的“艳科”传统;也可能和文学创作的特点有关:它可以描写人们的普遍感情,不限于作者的自我写照。
39、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40、这是人们心中所有但却是笔底所无的一种“诗意”的感受。
- 上一篇:文学精美句子摘抄【文案整理42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237℃公司团建三句半台词【文案整理87句】
- 162℃以和为主题的名言警句【文案整理20句】
- 158℃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句子【文案整理55句】
- 155℃做人先立德的名人名言【文案整理77句】
- 138℃邪不压正经典台词【文案整理50句】
- 133℃有涵养的个性签名女人八个字【文案整理35句】
- 125℃十二种说明方法及例句【文案整理60句】
- 122℃发誓最狠的话【文案整理25句】
- 120℃进击的巨人语录经典【文案整理67句】
- 114℃幽默风趣的故事300字【文案整理29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