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13句以诗经为话题的议论文(精选与诗经有关的论文题目)
admin 2024-02-19 13:29:01 文案短句 ℃一、以诗经为主题的优秀论文
1、教学团队选取了钱锺书《管锥编·毛诗正义》中的十篇札记为基础文本,每篇札记涉及一个从《诗经》发源、为后世文学作品继承的母题或表现手法。要求每组同学选择其中的一个母题或手法,首先对《管锥编》的文章进行细读和解说,再搜集后世相关文本(可选范围:楚辞、乐府、古诗、唐诗、宋词,选取有代表性的即可,不必选太多),探讨这一母题在后世诗歌中的流变,及其与《诗经》的继承关系,以此对《管锥编》的内容进行补充、引申或反驳。
2、这个士卒后来还是迎着漫漫风雪踏上了归家的路途,即将卸下束缚了他所有青春韶华的铁衣铠甲,本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却因为他的身体饱受战火的摧残、风雪的洗礼,他的心情始终郁郁寡欢。他在杨柳青青本该与家人好友共享生活之乐的季节被迫从军上战场,心中难免愁苦怨恨;战争,战争,无止的残酷的战争更让他在归途中只能不断地在满是惊恐悲哀的深渊中挣扎。谁能知道他早已痛断肠呢?
3、(1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选自楚辞卷第九歌章句第二《湘君》,p
4、第表意。如古文字“宦”中的“臣”就是表意的。还有金文“裘”字中的“衣”、甲骨文“翌”中的“日”,篆文“鸡”中的“鸟”,也都是表意的。
5、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欣赏优秀作品吧
6、企慕情境得名于钱锺书《管锥编》之《毛诗正义·四三》(《蒹葭》篇)的副标题“‘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征”钱锺书将西方浪漫主义理论中的Sehnsucht(直译应为渴望)理解为“企慕”,并将其运用至对《诗经》部分篇目的解释中。西方语境中的企慕情境常以河水与彼岸为基本意象,河水代表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而彼岸则代表未遂的追求与不可得的圆满愿望。钱锺书引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附录》中的结论——“夫说之必求之也,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认为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亦有迹可循,并将这一情境的中心意旨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
7、再次之以颂之正变。变颂概念虽至宋方起,然三颂之不同,起码唐已区以别矣,《正义》云:“民安业就,须告神使知,虽社稷山川四岳河海皆以民为主,欲民安乐,故作诗歌其功,遍告神明,所以报神恩也。此解颂者,唯《周颂》耳,其商、鲁之颂则异于是矣。《商颂》虽是祭祀之歌,祭其先王之庙,述其生时之功,正是死后颂德,非以成功告神,其体异于《周颂》也。《鲁颂》主咏僖公功德才,如变风之美者耳,又与《商颂》异也。”《周颂》“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相应正风正雅;《商颂》“祭生时之功”,《鲁颂》“主僖公功德”,非颂之正体,相应变风变雅。也就是说,我们不妨将周颂三十一篇看成正颂,鲁颂、商颂九篇看成变颂。
8、供稿:“《诗经》与传统文化”课程助教团队
9、非常高兴这个学期能在同学们的讨论稿中看到这些东西。
10、宿莽谜丰镐,新芳匝蔓藤。
11、或就一篇提出不同的观点
12、第三个角度是讨论汉字的符号形态。人类文字的符号形态大抵有三类,一是图符(或者叫图形体),二是字符(或者叫笔画体及其变体流线体),三是字母(表音节、辅音、音素或音位的)。古文字阶段的文字,特别是殷商西周的甲骨金文都是图符文字,因为它们都象形,而且不少字即像一幅简明图画,如甲骨文中的“宿”,像人睡在屋里的簟席上,金文“取”像以手取耳。隶楷阶段的文字,是字符文字。隶书楷书皆是笔画体文字,草书行书都是流线体文字。
13、第二种是“三方面”说和“三相”说。提出“三方面”说的是王伯熙先生。他在《文字的分类和汉字的性质》(1)一文中指出,可以从“文字的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文字的符号形式”、“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这三方面去讨论一种文字的性质。所谓“文字的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是指文字记录语言时、其独立符号——往往是字——同什么样的语言单位发生对应关系,也就是看一个字所记录的是一段话、一个词、一个语素、一个音节,还是一个音素。“文字的符号形式”是指文字的外部形态、外形特征。“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是指对于某种文字来说,大致是凭借什么样的手段去记录语言的,也就是说文字符号是直接记录语言的音还是义。
14、(8)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选自卷一:一之三(国风).
15、第四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
16、(5)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
17、将《诗经》文化融入教育也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努力的方向,而这一切都始于一个《诗经》合唱团。该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诗经文化)建设负责人毛玲说:“对于《诗经》我们首先要传承,要让大家觉得《诗经》不难,于是我就想到了音乐这种可以雅俗共赏的形式。我们给《诗经》谱了曲,最后陆续完成了305首原创作品。我记得最初有的学生还是比较排斥的,他说老师我这些字都不认识,这么难,为什么要我唱。但是当他们试着唱完之后,就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甚至我还看到有的学生发朋友圈记录学习《诗经》的心得,这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于是后来我就带着学生们一首一首地把《诗经》唱了出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打造了15场不同主题的原创诗经音乐会。”
18、——以《蒹葭》和《汉广》篇为例
19、母题溯源——《管锥编》解读
20、(1)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二、与诗经有关的论文题目
1、你好。(忍经):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事例汇编而成《忍经》一书,共计156条。而四年后,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一个名叫许名奎的人与吴亮不谋而合,著成了《劝忍百箴》四卷,共计100条,成为忍学集大成者。其内容包括忠孝仁义、喜怒好恶、名誉权势等多个方面。忍经距离诗经晚了2000多年了。。(诗经)共305篇,是反映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不含任何《经》类。
2、尽管存在这样的事实,我们还是不能把汉字称为语素/词——音节文字。理由如下:
3、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4、入世的彼岸意象或可从《蒹葭》篇中寻求起源,《蒹葭》表面上是男性求欢的爱情恋歌,而《毛传》和《孔疏》等主流注释则将其视为讽刺襄公未能用周礼治国的礼教主题表达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并未对其中任何一种解读表明态度侧重,只说其主题是对理想目标的企慕之情,因而《蒹葭》可以视作是用爱情企慕情境来表达政治企慕情结的伊始,而《楚辞》中的香草美人传统也可以理解为对这一手法的再度创作。正因如此,广义的企慕情境中的彼岸意象不只是狭义的爱情与思念的情结表达,还可以理解为对其他理想目标的企慕,如表达人生缺憾与不如意的游子迁客思乡之情、对于爱情友情与亲情的伤别离主题,以及与儒家传统政治理想息息相关的文人述志题材。
5、第一个现代汉字来源于古代的一个表词字,而现代西方文字的一个字母也来源于古代的一个表词字。
6、美国的I·J·Gelb认为汉字是词——音节文字,(5)(P48)裘锡圭认为汉字应称为语素——音节文字。(6)(P16)这两个概念差别并不大。语素是指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能够独立活动的语素就是词。汉字是否可称为语素文字下文要谈。把汉字称为词/语素——音节文字是基于下述事实:古汉语中存在一些联绵词,这是单纯词,其中的单个音节没有意义,两个或几个音节合在一起才表达意思,记录这种词时,一个汉字只表示一个音节;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两个以上音节的音译外来词,这种词的每个音节也讲不出什么意思,而记录这种词时,一个汉字也只表示一个音节。
7、《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8、(6)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选自卷六:六之四(国风).
9、长安风雅集,所重是传承。
10、关爱民,现为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副教授,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长春市素质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普通话水平国家级测试员,吉林省楹联协会会员。
11、(18)谢英倩.论《诗经》中的追寻意识(D).辽宁师范大学,20
12、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
13、但他心里也一定明白,与家人团聚、安居乐业,靠的是什么。他只能用血汗泪借着战场黄沙来倾诉离家之苦,抹抹泪,擦擦汗,然后张弓搭箭、挥枪舞刀,把入侵的敌人赶出门。这便是跟他一样的成千上万个背井离乡抗击外敌的战士唯一的企盼。他们或已是黄泉之魂,或与主人公一样在归路上叹息他们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谁不会发出悲苦的吟唱呢?
14、暂游仙境里,雾霭自氤氲。
15、现将优秀作品发布,以供大家赏读
16、《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时称为《诗》,后来由于汉代儒者奉其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包括哪些篇章?《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17、《诗经》中的战争给我的启示
18、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功先生弟子,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于2007年和2009年分获师评网“最佳教授”和“全国魅力教授”。在《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
19、廖俊亦自然科学试验班2020级本科生
20、(16)吴伟明.《诗经·蒹葭》中“追寻”模式的文学内涵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三、以诗经为话题的议论文
1、继古扬新共举,今朝起步高原。
2、诗经——中国古典文学的开端
3、第西方文字以一个字母为基本单元跟语言要素发生联系;汉字体系以一个汉字为基本单元跟语言要素发生关系。
4、中国青年报社温暖一平方如今正式入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毛玲认为,温暖一平方是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使命的平台项目。“我觉得中国青年报发起的温暖一平方项目就像一个小太阳,把热爱传统文化的人、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人,都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一股温暖的力量,搭建起一个文化传播平台,让大家时时刻刻都能感知文化的力量。”
5、把上述三个角度综合起来,可作如下概括: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是语素+形意音+图符文字,隶楷阶段的文字是语素+意音区别+字符字。古文字阶段的汉字跟文字画的性质不同,文字画的性质应是章句+形意+图符文字。(
6、天色渐晚,夕日欲颓,远处的天际散射着熹微的橙光。一阵悠扬的歌声响起,你发现落日中出现了一个黑色的身影。它在怅惘中朝你走来,在视野中逐渐放大,最后穿过你的瞳孔进入脑海,哒哒的脚步声仿佛隔了数千年。
7、“从《诗经》的名字来看,它包含了两个字,‘诗’和‘经’。先秦时期人们称《诗经》为‘诗’,自汉代起《诗经》被列为儒家经典‘五经’之故称‘经’。因此《诗经》自古以来就兼具‘文学’和‘教化’的双重文化属性。正如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近日,在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诗经文化)主办的全国首届《诗经》文化教育研讨峰会上,上海复旦大学硕士林栖以《〈诗经〉文学性的再发现》为题为观者上了一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诗经》文化课。
8、沈立岩,南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与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思想,曾在多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其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并参编《大学语文》等多部教材。
9、追根溯源,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长年的河水冲积赐予了两岸肥沃的土壤。不同于欧洲早期的海洋文明,华夏民族的生计几乎完全依赖于农业。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年代,人们已经形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最早的“暝色起愁”,《君子于役》,便是在这样的年代下创作出来的。夕阳西下,白日的喧嚣逐渐归于平静,牛羊下括,倦鸟知归,劳作一天的人们也回到家中,暂时卸下了生活的重担,与亲人共享这一份岁月静好,这是平凡生活里的“小确幸”,甚至是单调日子里的全部寄托。然而,某一天起这样的幸福突然被剥夺了。再赏黄昏,周围的一切依旧日落而归,只是你和你的他已经走出了昨天。如此“反衬”,怎能不催生起思念和忧愁?
10、“情”字的美好被《诗经》表现的淋漓尽致。爱情会给处于孤单的人幸福,给处于劣势的人动力。缘分是爱情的前提,或许《诗经》中的君子与淑女因为缘分,而使其相遇和一见钟情,男子才会如此痴情。爱情也会使人的行为变的愚蠢,做一些别人不明白的。氓想到抱着布去换丝,目的却是跟女主人公表白,但这在旁人眼里不能理解的行为,女主却很欢喜并接受。爱情有时候能跨过一切,甚至美好到让许多人坠落其中……爱情的美好让人为之向往!
1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文学作品。林栖解释说,“抒情言志”是文学与文字最大的区别,歌以抒情,诗以言志,《诗经》便有如此特点,其用简洁又富有韵律感的文字来抒发作者情感,这有别于古代原始文字以记事为主要用途。《诗经》开创了中国抒情诗歌文学的先河,其表现力丰富立体,朗朗上口,利于传播。同时,《诗经》也是后世文学的生命起点,从文化内涵角度看,《诗经》已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其中的大量典故、成语、文学意象都化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个“源代码”,为后世文学创作带来许多启迪,后人会不自觉地利用这些“源代码”去构建、拓展中国文化的新内涵,这便是文化传承的表现。
12、时过境迁,今日再谈“暝色起愁”,人们会想到什么呢?我们遗憾地发现,古老的农耕传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风雨中飘摇,黄昏的美感正逐渐被“996”作息和报复性的娱乐节奏蚕食掉,人们也开始被一种异化甚至是割裂的感觉所缠扰。我并不是要歌颂那种前现代的生活模板,但当我们感到迷惘无根之时,不妨尝试从“暝色”永恒的文学生命中寻找一种身份与文化认同,这正是当今再探“暝色起愁”的意义所在。
13、春风关不住,好句自流传。
14、《诗经》合唱团成员林月清认为,用现代音乐这种新颖的方式去演绎《诗经》,令人耳目一新。“在社团的两年,让我有机会去系统地学习《诗经》,有重要嘉宾来访时,我们可以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欢迎。教师节时我们可以用‘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平时还可以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鞭策自己。”
15、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钱先生引用了清人许瑶光对于《君子于役》的解读,认为其“大是解人”,紧接着列举出后世文学作品中对“暝色起愁”这一经典主题传承之典范,并提出“诗人体会,同心一理”的论断。文章最后,钱先生还批判了王安石将皇甫冉诗句“暝色起春愁”中“起”一字改为“赴”的做法。究其原因,“愁”是因“暝”而起,而非“暝色”之时辰恰逢主人公之“愁”,王安石的改法,反而破坏了诗歌内在的逻辑与美感。
16、纸山故事升级版体验第15期
17、正因如此,以往考察文字性质时,都是把汉字、日本假名、英文字母这类符号放在同一层面上的。不这样就说不清楚。如“花”中的只指示语素的意义,“化”只表示语素的声音,两者都不表达语素;表达语素的是“花”字整体。
18、输入“诗经里小镇”即可导航成功
19、关睢情有寄,秋兴夜无眠。
20、或就一篇提出不同的观点
四、关于诗经论文2000字左右
1、(1)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
2、从古至今,战争给人痛苦的折磨,还意味着其所到之处只能贯穿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弱者,只能落得皑皑白骨;强者,只能通过对弱者的无情榨取来显示“强大”,好博得一次次苟延残喘的机会。
3、作家出版社,2018年8月
4、在《诗经·小雅·采薇》中,一个不知名的士卒,抱着忧郁的心境驻守着动荡不安的汉民族地域与少数民族地域交界处,采薇以填空腹之虚,哀叹以盼归家之时。然而猃狁之难紧急,没有时间安居休息,日夜在征途,不时就要经历九死一生之战,士卒只得把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事的怨恨埋藏心底。因为在为国家兴衰、民族存亡而战时,你只能抱着为国赴难的责任感杀敌,而不是纠结于个人情感。
5、(10)(法)居斯塔夫·福楼拜,著.李健吾,译.情感教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
6、《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的窈窕美丽、贤淑敦厚,让君子深沉的热爱和追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又有君子由于求而不得,而翻来覆去睡不着;“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来博得淑女的芳心,以音乐借乐器来表达爱意,可看出他对淑女的专一。男子对女子的仰慕,追求,看出男子的勇敢,敢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不局限于该时代的封建。“情”始于“窈窕”,碍于“求之不得”,但却不放弃——“痴情”。
7、中国·西安·沣河东路818#
8、《诗经》在艺术风格上,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它的叙述方式以抒情为主,艺术水平很高。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以“赋”、“比”、“兴”为主要方式。“赋”即平铺直叙,“比”即比喻、打比方,而“兴”则是先言他物而引起自己所咏叹之物的特殊方式。《诗经》由于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现实性和思想艺术上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高德、腾讯和百度三大地图
10、(8)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
11、第音节文字这个概念有特定的含义,这种文字里的一个符号记录语音中的一个特定音节,如日本语中这个符号记录(i)这一音节,这个音节也只用这个符号。汉语中显然没有这种符号。表词——音节文字也有特定的意义,这种文字既使用表词字(独立使用或用作定义符号),也使用这一类的音节符号。苏美尔文字就是这样(这种文字的音节符号尚不够完善,有时一个音节有几个不同的符号)。如果把汉字也称为语素/词——音节文字,那么不但名不副实,而且也无从区别汉字与古苏美尔后期文字。
12、《诗经》中的战争里的人,或忧郁寡欢,或豪迈英勇,那都是一幅幅人民为国征战而披上银甲踏上漫漫征途的画卷。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旋了三千多年,直至今天也在散发着战士们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气息,警醒着人们在安居乐业的时候也勿忘忧国,思考我们能安居乐业,是因为什么。
13、文章开头引入篇章《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14、第表音。也主要有两类。一是假借字,这是指其本义还能让人记起的假借字,如松开的“松”(本义是松树)、花钱的“花”(本义是花朵)。二是形声字中的声旁,如“洋”中的“羊”、“梅”中的“每”等。
1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里的句子是画,是景,是跳跃的音符,句句生香,沁人心脾。但《诗经》不止好文辞,它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16、本学期,“《诗经》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团队对讨论稿的要求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动:不再强制要求学生写成小论文的形式,而更多地强调文本细读,直接书写自己真实的阅读思考与体悟,写出一套比较完整自洽的逻辑。比起以往的格式化、多引用的写作,更希望在通识课上看到一些生动活泼的、水灵灵的东西,这应该能更加贴近文学的本质。
17、欢聚诗经小镇,舞台临水含烟。
18、汉字在记录单音词时,一个汉字表达一个成词语素;在记录合成词时,一个汉字表达一个不成词语素。在这两种情况下,汉字都是语素文字。汉字在记录单纯复音词时,虽然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但是由于前述的理由,这种汉字也被理解成语素文字。
19、白露前夕第四届诗词中国颁奖典礼
20、抱着这样的决心,秦国人民在战场上英勇地与敌人拼命,为的就是今后日子的和平安宁。这种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勇气恰是《诗经》所记录的,留给我们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继承发扬。
五、以诗经为主题的优秀论文范文
1、古文字阶段的汉字(篆文和篆文以前的字体,特别是殷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其记录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9)陈子谦.钱学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240).
3、下面讨论汉字性质时,基本采用“三方面”说,也就是说,这里要从三个角度来讨论汉字的性质。第一个角度,讨论汉字中的一个独立符号(字)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对应,是词、语素,还是音节?第二个角度,是讨论汉字记录语言的方式,看汉字是表形、表意、表音,还是区别(字符中的记号能把代表不同语素的文字区别开来)。以上两个角度是着眼于文字的内容方面。第三个角度是汉字的符号形态,是用图符、字符,还是用字母?这个角度着眼于文字的形式方面。
4、恍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
5、次之以大小雅之正变:“正雅共四十篇,即正小雅二十二篇,正大雅十八篇。凡各分二节,第一节正小雅九篇,正大雅十一篇,当文武受命创业之象。第二节正小雅十三篇,正大雅七篇,当成王反风继命守业之象。成王之胤,世世承之,及七世孙厉王胡,竟失其所守,由厚民之家风,变成监谤而民劳。故召康公之后裔召穆公,作《民劳》以刺厉王,欲厉王之‘无纵诡随(欺诈虚伪)’,惜厉王不悟。乃自《民劳》起,为变大雅。”“(厉)王崩,子宣王靖立,有中兴之象,复君臣之礼。惜乎,远不及文武之德。故自宣王起,诗曰变小雅。曰《六月》至《何草不黄》,凡五十八篇皆是也。”
6、(21)张九龄.曲江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选自诗集·《感遇》,p3
7、爱情曾经给人带来的都是美好的,幸福的。有人说过“如果爱,我惟愿穿梭,让我回到两千多年前,做《诗经》中的女子,一份缘,隔着千山万水,为我而来,一份情,隔着前世今生,如约而至,那就轰轰烈烈地爱一场”。有奔放的情歌,有缠绵悠远的恋歌,有辗转的相思,有暗恋的痛楚,有生死相依的决绝,有指天为誓的爱的誓言。
8、犹豫:“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老子》)
9、结交千载上,不悔此行迟。
10、相比《汉广》对渡河之境较为具体的详细描写,《蒹葭》篇则缺乏对具体场景、主人公和渡河难度的写实描述,诗人着意渲染追求向往而渺茫难即的空灵情绪。写实的“汉广”之慨诚然让人设身处地理解渡河之难,然而却不容易做到审美的超越;《蒹葭》篇更注重对于心理距离的描绘,其追寻过程一咏三叹,为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钱锺书论及“企慕情境”时兼重场景与场景所载之情,因此企慕情境不只是对河汉之景的总结,更蕴含了眼望心至而难以企及的向往之情,取象及寄意兼重。从此角度看,钱锺书对于《诗经》中的企慕情境首推《蒹葭》、次推《汉广》,有一定的道理。
11、(6)张九龄.曲江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
12、接下来,还会有优秀的《诗经》小论文陆续发布哦
13、(1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选自楚辞卷第九歌章句第二《湘夫人》,p
14、这篇讨论稿首先对《管锥编》的文本进行解说,然后分析黄昏引发愁绪的原因,最后探讨这一主题在后世诗文中的因革,脉络清晰。
15、与子同袍,袍泽同心。大家一起来把国仇报,抵御外侵。全诗展现了人民群众抗击外敌侵略的决心,传唱了一首充满强烈的爱国热情的从军战歌。他慷慨激昂,生动活泼。“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将战士们积极修兵利器的景象展现出来,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气息。人们忙着做战事准备,共同战斗,不畏强敌,迎难而上,诉说了一段激昂热血的战斗历史。他们不怕牺牲,试问苍天:“岂曰无衣?我们的战袍一起穿,团结一心,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祖国江山,岂能容敌人之践踏!”
16、●电子阅读|瓯海图书馆超星阅读本使用
17、隶书和隶书以后的文字,其记录语言的方式主要以下几种:
18、主题内容上两者都是写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艺术手法上都用了赋比兴手法,同时都通过景物来烘托情境,在语言结构形式上都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使诗歌韵律悠扬和谐,富节奏美和音韵美。这可能是你的作业吧,应该自己做,我只帮你做个提示,你结合诗歌内容内容进行语言组合,不会很难。比如两诗开头都运用起兴的手法引入诗歌内容。前诗情境上比较轻快,后者则借秋景烘托出一种空寂悲凉的氛围,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境。
19、任课教师:中文系张金耀老师
20、——浅析“暝色起愁”的艺术特色
六、以诗经为主题的优秀论文
1、《卫风·氓》这首诗是以甜蜜的语气叙述了他们的相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旁人看来像是单单的来换个丝,但其实男子却不是真换丝的,只是找个机会谈婚,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将婚期订在秋天“秋以为期”。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情”始于丝绸,更寄于复关——“情窦初开”。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少得蒹葭意,从容语故知。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5、(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
6、第区别。这是指汉字体系中的记号,它能把代表不同语素的文字区别开来。如隶楷中的“日”、“犬”;还有“蛋”中的“疋”、“春”中的“丯”、“布”中的“厂”、“特”中的“牛”等等。
7、秋风涂色彩,雁影掠沙洲。
8、内容提要:企慕情境是钱锺书在考论《毛诗正义·蒹葭》篇时借鉴西方浪漫主义而提出的一种文学情境,强调通过水的意象传递情感和设置障碍,以表达可望而不可及但“慕说益至”的情感。本文从《管锥编》所提及的企慕情境和彼岸意象入手,对这一主题下的《蒹葭》《汉广》诗歌进行文本分析,并将思路延伸至后世诗歌流变,以对企慕情境和彼岸意象的运用以及二者背后的写作心理进行初步探讨。
9、《诗经》专题教学是我校本届高一专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终于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刻。这一时刻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心动……
10、通识核心课程“《诗经》与传统文化”课程以《诗经》文本为主体,结合其他文本、图像材料、出土文物等,讲解《诗经》的形成、流传以及《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饮食、建筑、车马、交通、乐器、占卜、礼仪、婚姻等方面。
11、凯恩斯说过一段富含意味的话:“讲求实际的人们,自信在相当程度上可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可是他们往往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思想奴隶。”五四以还,尽管关于《关雎》的题旨还有种种因社会学、人类学而来的异说,但爱情和婚姻说几乎成为后来谈论此诗的定谳,各类流行注本以至教材里,都用各自的方式确认了这一主题。说到这里,敏感的人大概已经意识到了,那个关于《关雎》看起来天然是爱情诗的想法,或许并非如起初认为的那样纯粹出于自然感受,弄不好只是因为爱情题旨的说法传播得过于广泛,太深入人心,以致我们都忘记了自己曾受到过影响。
12、●读者证过期|读者证自助延期小指南
13、(19)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选自毛诗正义·四三篇(《蒹葭》),p1
- 上一篇:70句初一上册的所有古诗(精选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4首))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