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98句李白最悲惨的诗文案

admin 2024-05-18 10:46:24 文案短句

一、李白最悲伤的一首诗

1、总而言之,李白的诗风,豪迈奔放有之、清新潇洒有之、意境奇幻有之、磊落慷慨也有之,诗仙之称,可谓名副其实!李白在年轻时还写过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譬如《古风》组诗,其名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便出自《古风·其三》。

2、此诗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作品,当是李白的绝笔,也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诗人以大鹏自比,浩叹一生壮志未酬的悲怆,流露出对人生的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之情。全诗塑造了大鹏展翅奋飞而半空摧折,馀风激荡而扶桑挂袂的艺术形象,格调激昂,想象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3、在李白的乐府诗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恰恰也具有悲剧忧伤的情感。我读遍李白的诗歌,认为他是李白为数不多的具有忧伤情怀的诗歌当中最悲伤的一首。这就是那首著名的《长干行》。后来的人们常说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即来源于这首歌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

4、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5、正如清朝的王世贞所言“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

6、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9、一直以为李白总是那样潇洒恣意,狂傲不羁,浪漫如仙。

10、而山的有情,反应了世人的无情,青山依旧,可人世境遇却是翻天覆地。

11、我觉得应该说是表现李白什么什么情感的诗。忧伤:《行路难》高兴:《大鹏赋》思念亲人:《静夜思》代表而已

12、中原泪不是李白写的面是网友写的,实在太有才了是一首藏头诗,开关第一个字竖着读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宝帘闲挂小银钩强于污淖陷渠沟老却英雄似等闲婆饼焦时须早去出洞无论隔山水轨文龃龉二百载

13、李白诗词高超,令许多诗人敬佩不已,多次被人歌颂。比如杜甫就为他写下了《春日思李白》,称李白的诗已经是天下无敌,出类拔萃。李白在当年一时风头无两,被众人抬上了诗仙的名号。而就是这样被众人瞩目的诗人,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李白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写下了一首诗来概括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被后人叹息的《临路歌》。

14、后人知道了一定会万世相传,然而,孔子已经不在了,还有谁为我哭泣呢?

15、面对安禄山的叛军,中央政府毫无招架之力,仅仅三十多天,东都洛阳沦陷。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虽然到了五月李光弼与郭子仪进军河北成功开辟第二战场,收复河北十几个郡,但是正面战场不容乐观。驻守潼关的哥舒翰在杨国忠和唐玄宗的瞎指挥下惨败,二十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总指挥哥舒翰也成为了叛军的俘虏。长安的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了。

16、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17、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18、永王来了聘书,李白是很矛盾的,妻子宗氏也极力反对。自古以来,参与涉及皇位争夺的事情,一旦站错队,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说客韦子春是李白的朋友,加上李白也有争取为国效力的准备。此时,天下富庶太平之地都在永王治下,不少人都对永王寄予厚望。李白权衡再决定加入永王的队伍,成为幕僚(参谋)。十二月,永王沿江而下,打算前往金陵稳定局势,伺机北伐。

19、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20、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二、李白最悲惨的诗

1、作者:凯紫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

2、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3、众鸟远飞,就像当年的他曾众星拱月,可是如今他也如孤云般,遗世飘零。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有着纵横八荒的才气,写下了许多想象瑰丽、豪迈潇洒的诗歌,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坎坷,晚境犹为凄凉。在李白的诗中,我们都读到了他的狂放,但又有多少人明白他的痛苦,从英雄傲世到英雄末路,这首诗,是李白对这个世界悲壮的告别。

6、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李白的一首忧国忧民之作,其中所描绘的景象可谓悲惨至极:

7、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8、“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李白抓住了少妇“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等形神动作细腻入微地刻画了一个思君心切的少妇形象。李白由前文的极尽怪诞之描写衬托了夫君处境的苦寒,而这正是少女心忧不安的原因所在。李白借助于少妇之口来衬托征人的这种黍离之悲,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达到了喧宾夺主的艺术价值。

9、后来他又多次重游宣城,“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10、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11、这首诗是李白自离开长安,居住洛阳已经两年光景了。这是在一个夜晚,白日繁华喧嚣的东都洛阳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城中四处或远或近的灯火,和春夜的星空,上下寂然地相映着。沉醉春风,节令和环境都是极宜人的,然而诗人却还不想眠去。他披衣当户,若有所思,正在这时候,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笛声……

12、李白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写下了一首诗来概括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被后人叹息的《临终歌》。诗人固然是群星璀璨,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当官才能光宗耀祖。李白这一生仕途不顺,得不到赏识,在官途生涯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流放,部今日此,还遭到了小人陷害。

13、其实说到底,李白虽然名声远扬流传千古,可是他的一生却也是非常坎坷的,他是一个胸怀抱负的人,但是他虽有才华有理想,可当时的社会环境注定他没有一个能够施展的地方,他只能靠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种种复杂的情感。后来看开了,他索性寄情于山水之间到处游玩,开始了潇洒的浪迹天涯的生活,而且每到一处美妙的地方,他就要驻足留下为这里写上一两首诗,聊以称赞,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篇篇的经典佳作。

14、综观李贺的这首诗,它在古淡质实之中,蕴涵着李贺特有的凄伤色泽。自身境况与周围环境的融为一体,则强化了李贺内心的伤心之意。极具艺术感染力,整体读下来,不禁为李贺的悲凉人生感动落泪。总的来说,这首诗可谓是李贺最伤心的一首诗,道尽了人生悲凉。

1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6、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李贺的英年早逝,无疑是一大憾事。才华横溢的他,有着“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诗人。其诗句“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等可谓家喻户晓。但李贺短暂的人生却注定是悲凉的,从他为避父讳,不能参加科举开始,便陷入了长期抑郁感伤的状态。

17、李白诗词高超,令许多诗人敬佩不已,多次被人歌颂。比如杜甫就为他写下了《春日思李白》,称李白的诗已经是天下无敌,出类拔萃。李白在当年一时风头无两,被众人抬上了诗仙的名号。而就是这样被众人瞩目的诗人,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18、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19、“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游扶桑”暗喻到了皇帝的身边。“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

20、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

三、李白悲哀的诗

1、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2、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3、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4、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5、李白在诗中表达了曾经的辉煌,但是却没有做出功绩,让他到老十分落寞。而在生命的最后生涯,虽然放不下执念,但是已经没有了气数,无法将其改变。而在他临终时却没有三两好友前来看望,不能和知音探讨也是一份遗憾,但是李白相信自己会在历史上留名。这便是李白诗中留下的念想,而李白确实也做到了。他的诗名垂青史,直到如今也在学习,相信还是会流传千年。而当初李白追求的官名,早已经没人记住。

6、最后两句“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即背后古旧的墙壁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李贺这羁旅之魂却在幽梦中喃喃自语。“古壁”、“凝尘”、“羁魂”、“幽梦”,无疑都是李贺所处环境的表达,结合起来便是李贺沉郁、深幽而浓重的悲凉人生,更是李贺千古伤心的表达。

7、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来剖析一下这首诗,它的大概内容就是:这时他应该骑着白马奔驰在辽东半岛;这时,我独自在这里绣帐锦被。周围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只有春风陪着我。月亮落在西山上,月光透过窗户窥视。我只看到蜡烛熄灭了,人却依然醒着。落花飞进春风的房间,仿佛在嘲笑我,床是空着的,为何只有我一个人”。

8、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9、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10、李白要送行的李云,又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天宝十一载(752年)李云任监察御史。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

11、很多人认为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称赞的王朝,军队开疆扩土无人能敌,令万国朝拜。不仅如此,唐朝的文学也是历史中浓郁的一笔墨彩,在同时期出现大批诗人,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年的诗篇。而李白作为最杰出的一位诗人,临终前为什么会写出悲壮的绝笔诗?

12、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1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4、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15、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6、在他人生的最后10年里,曾7次到过宣城。

17、后台回复苏轼、李白、杜甫,看精彩文章

18、你若喜欢本文,别忘了分享并点个在看

19、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0、这是一首关于离别的诗歌,关于诗歌的事情是他与叔父分别,名为《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它虽然是一首识别诗,但是却没有一句是说离别的,他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出来。诗的内容是:

四、李白最凄凉的诗

1、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李白则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那种悲伤。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大概意思是说,春风也是会在意离别时的这种愁绪,更是不忍心去催促柳条让他快点长出来。短短10个字就将自己心中的那种悲伤演绎的活灵活现,而且还营造了一种高远的氛围。

2、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3、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4、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5、此诗,把美好的朋友之情之谊,描写的淋漓尽致!

6、据李华为李白写的墓志铭记载:“(李白)年六十有不偶,赋《临终歌》而卒。”

7、杜甫的遭遇和李白不一样,虽然同处一个时代,但李白是在前期,杜甫在后期。二就是因为个人志愿不一样,李白是心胸比较开阔,放的开,另外李白他好像并不是中原人,杜甫的遭遇一是因为他确实没有李有钱,所以见惯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再加上他的一些仕途上的不顺,所以他写的诗大多都是一些忧国忧民的,他的诗又被称为“史诗”

8、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9、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互联网能更好地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现代科技的发达,可以使我们更加容易的看到对方,听到对方。然而,在古代,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仅仅是一封书信,就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将它送到对方的手里,更不会那么轻易就看到对方的样子了,所以这种想念就更加深刻了。

10、此诗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诗说明李白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全诗兼寓自悼、自伤、自信之情,化融多个典故,形象鲜明,想象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2、这两句看似是在写他眼前所见之景,实际上是他内心孤独的真实写照。

13、你若喜欢,为(诗词君)点个在看哦

14、因为这首诗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但当时的老师解读时,并未着重于“孤独”这个字眼,况且以小学生的年纪,是无法体会李白那种历尽千帆后的孤独。

15、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1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7、昔年游宣城是何等潇洒恣意,如今只身登山就有多孤独落寞。

18、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19、高适采取分化、瓦解敌军的策略。仅仅一个月,永王就在丹阳吃了败仗,丢了性命。李白只得开始逃亡,可惜最后还是在安庆被捕,关押在浔阳的监狱里。这下,李白面临的可是谋反的死罪。他的妻子宗氏四处奔走,找关系营救,李白也在狱中写信向他人求情,其中就包括高适。可惜,高适没有任何答复。毕竟牵扯到皇室内部斗争,作为军事高级指挥的高适不能有任何意气用事。

20、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五、李白悲惨的诗

1、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像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4、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5、所以,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诗歌的大意是:

6、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7、“诗仙”李白既然被称“仙”,便知其诗飘逸潇洒,变幻多端。在我们所熟悉的李白的名句中,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也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缠绵;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又有“云想衣裳花想容”的雍容;既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热血、又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寂寥。其风格之多变,可见一斑。

8、他看不厌青山,而青山也不嫌弃于他,这里诗人将“山”拟人化,就像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9、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10、而“闲”表面说的是孤云游离的状态,实际说的是诗人无所事事的悠闲。

11、末四句则言,士兵无谓牺牲,将军们却一无所获!连年征战、连年失败,纵使征伐成功,也不过是徒然逞威而已!结尾两句“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画龙点睛,总结出历史的惨痛教训!

12、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13、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来剖析一下这首诗,它的大概内容就是:这时他应该骑着白马奔驰在辽东半岛;这时,我独自在这里绣帐锦被。周围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只有春风陪着我。月亮落在西山上,月光透过窗户窥视。我只看到蜡烛熄灭了,人却依然醒着。落花飞进春风的房间,仿佛在嘲笑我,床是空着的,为何只有我一个人”。

1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5、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16、●哪一首才是唐诗的巅峰之作?这一篇虽有争议,却足以秒杀全唐!

17、可是当我再次读到他的《独坐敬亭山》才明白,即使洒脱飘逸的仙人也有孤独落寞之时。全诗如下:

18、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李璘幕府的牢狱之灾,流放夜郎的大难不死,他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